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华裕农业蔬菜基地,菜农正在采收。 广东省陆丰市大安石寨古村落。 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金潮大桥。 广东省汕尾市,渔船停靠在岸边。 走近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旧址及周边街道墙面都是鲜艳的红色,一片火热扑面而来。 1927年11月,陆丰、海丰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召开,宣告两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当时海丰县便把会场外墙刷成红色,内壁用红布覆盖,以示红色政权。 海陆丰革命老区是我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在这里,“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老区人民砥砺前行、奋勇拼搏。厚重的红色历史,凝聚起矢志发展的磅礴力量,助力老区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传承红色基因,干事创业劲头更足 “明天重新开馆,已经有几家单位预约前来瞻仰学习了,大家务必把海陆丰革命故事和精神讲深讲透。”4月8日上午,因为疫情防控闭馆多日的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正在做开馆前最后的准备工作,馆长陈火金召集讲解员布置第二天的任务。 讲解员林雁冰说,近年来,干部群众纷纷前来纪念馆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设在纪念馆内的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每年要举办400多场活动,“最多时,我一天要讲解10多场”。 在海陆丰革命老区,各地着力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以革命精神提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拥有517处革命遗址、8个省定“红色村”的汕尾,经过全面梳理、整合、提升,精选出23个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和10条红色文化研学精品线路,组织干部群众在“红色之旅”中学习党史。此外还组建多支红色故事宣讲队和“红色文化轻骑兵”,打磨一批红色题材文艺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揭阳市精选推出汾水战役烈士陵园等12个革命传统现场教学点,通过红色讲堂、流动党课、互动体验等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汕头则推出“红色城旅”活动,让诸多红色革命遗址遗迹和历史展馆变身为教育基地。 革命先辈们的精神,化作干事创业的热情,激励着海陆丰革命老区的干部群众。 走进陆丰市城东镇磨海村枸杞种植基地,镇党委书记林坤炼正在查看荒地复耕工作进展。一年多前,这里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城东镇积极探索,将农户承包地通过“委托流转经营”的模式实现土地集约化,全镇3000多亩撂荒地变成了良田。今年1月,在汕尾市镇街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林坤炼上台分享,城东镇的经验在全市推广。 在有“东江红都”之称的惠州市惠东县高潭镇,中洞村党总支书记江明坤正带着村民规划环村旅游路线。近年来,中洞村修缮革命旧址,兴建旅游观光基础设施,打造“红军宿营地”等红色研学项目,将村庄变成红色旅游景点。 “一天当做三天用、一人顶着三人干”“快人一拍、先人一步、胜人一筹”……行走在汕尾街头,醒目的标语随处可见,彰显着拼搏进取的姿态。 传播红色文化,乡村振兴动力更强 青山如黛,溪水潺潺。红色文化壁画长廊前,游客三五成群拍照留念,孩子们在彩虹滑梯上快乐玩耍。走进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北中村,仿佛来到了一个园林景区。 北中村党总支书记朱秋岸说,就在5年前,这个山旮旯的村庄还是一个不通硬化路、没有手机信号的省定贫困村,年轻村民纷纷外出打工。 北中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挖掘保护,对全村民居外立面进行统一改造,还开展雨污分流、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红色文旅产业。”朱秋岸说,北中村内有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重要地下交通站、游击队训练场以及多个农会旧址,全村登记在册的革命烈士有14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