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 题:让党的旗帜高高飘扬——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心中央党校及党校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王子铭、张研 90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不过一瞬。 但对于一所学校来说,90年,已足以书写光辉的篇章。 2023年3月,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即将迎来自己的90岁生日。 因党而立、因党而兴、因党而强。90年来,中央党校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培养了一大批领导骨干,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党校和地方各级党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记“党校姓党”这个立校办学之本,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让党的旗帜在各级党校高高飘扬。 举旗定向的战略谋划——“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 一张证书,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回忆。 在福建漳州市委副书记黄水木的书架上,一张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毕业证书,一直摆放在醒目位置。 2015年1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同200余名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畅谈如何做好县委书记。 作为学员代表,时任漳州市东山县委书记的黄水木现场发言,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令他印象深刻。 “总书记结合自己任正定县委书记时的经历为我们答疑解惑,很有收获,很有共鸣。”黄水木说,“虽然后来岗位调整多次,但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要求一直是我干事创业的行动指南。” 重视发挥党校作用,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 翻开风雷激荡的百年党史,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进程中,中央党校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大批领导干部,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特别是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更好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的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2015年12月11日上午,京西宾馆会议楼一层会议室内,气氛热烈。 新时代首次全国党校工作会议在这里举行。 热烈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新时代党校的职责定位: “党校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校是我们党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 定位清,则方向明。 提出“坚持把党校姓党全面贯穿党校工作始终”,告诫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对实施党校系统“名师工程”等方面予以具体指导……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关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新时代党校工作的根本原则立了起来,工作重心愈发明晰,队伍建设更加完善。 “对党校工作的高度重视,源于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功能的深刻理解。总书记对党校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谢春涛说,“中央党校按照总书记的要求,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培训。” 殷殷期许,饱含深情;以学资政,指引前程。 走进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校区,树木掩映间,古朴庄重的校史馆格外引人注目。 展厅前,一段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道出了这所中国共产党最高学府的崇高使命和重要意义: “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我们的民族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并高度评价党校工作,勉励大家为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党的理论建设,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必要担当新的更大使命。 2018年4月28日上午,中央党校主楼正门前人头攒动。 随着红绸落下,“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牌子分列正门两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