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关注 科技 财经 汽车 房产 图片 视频 全国

国内

旗下栏目: 国际 国内 时局 热评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admin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3-08
摘要: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福建武夷山就是如此。走进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满目苍翠,茶香幽幽。一垄垄茶树间,有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福建武夷山就是如此。

走进武夷山燕子窠生态茶园,满目苍翠,茶香幽幽。一垄垄茶树间,有各种各样的鸟类、昆虫,宛如一个微型的生态圈。

“我们夏季套种大豆,冬季套种油菜。打完油菜籽以后,再将油菜挖土填埋,就是很好的氮肥。”“相比以前,茶叶口感更甜、更香,茶水耐泡度提高,茶叶优质率提高了20%以上。”

燕子窠茶园示范片采用“有机肥+绿肥”轮作模式,在冬季有机肥施用后,种植油菜,到三月底油菜花季结束后刈青入土,待春茶结束后,畦间套种大豆。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让茶业增产又增效。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考察。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察看春茶长势,了解当地茶产业发展情况。习近平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武夷山星村镇仙凡茶厂工人在制作武夷岩茶。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放眼全国,一棵棵茶树,一座座茶园,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正铺就一条前景广阔的共同富裕之路。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陕西省平利县,位于陕鄂渝三省市交界处。这里是历史悠久的茶乡,早在唐代就是全国八大茶区之一。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的一座茶园。春雨初歇,总书记沿着泥泞的小路拾级而上,向正在茶园劳作的茶农们走来。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茶园考察。

高山之上,一垄垄茶树长势正旺。

“采茶季每年有3个月,手快的一天能拿两百多块,少的也有百来块。就像您说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茶农们向总书记展示着竹筐里刚刚摘下的“金叶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总书记高兴地说,“希望乡亲们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临别时,习近平总书记转过身说:“你们这里已经在变了,将来会变得更好。”

总书记考察的这座茶园始建于1974年,位于黄洋河中游海拔600多米的山坡。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日间光照充足,所产茶叶无污染,具有山茶的浓郁茶香。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平利县茶农在直播间介绍新茶知识。

“直播带货,茶叶走俏。清明前,家里的手工炒茶每斤卖到了1100元。”沈小燕是返乡创业青年,家有10亩茶园,父母采茶、制茶,她在网上销售。平利县蒋家坪村共有茶园2750亩,村里186户群众已通过茶叶脱贫致富。

不仅如此,蒋家坪村的茶叶还带动了周边乡村务工。从蒋家坪村嫁到马安山村的村民陈桂英,每到春天都带着村民来蒋家坪茶园务工,清明前后每天采茶就能挣100多块钱。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平利县老县镇蒋家坪村村民在茶园里采茶。

2022年,平利县茶园面积25万亩,茶饮产业总量1.7万吨,产值18.56亿元。全县10万余人从事与茶相关的产业,带动农村居民人均增收3584元,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30.45%。茶业成了平利县乡村振兴的首位产业,基本实现了“人均一亩园,户均一万元”目标。

应了总书记的那句话,乡亲们的生活正变得更好。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一片叶子不仅富了一方百姓,也为远隔千山万水的小山村送来了致富希望。

贵州普安县屯上村地处乌蒙山腹地,最高海拔超过1800米,人均耕地仅半亩。村里曾尝试在坡地发展产业,但因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限制,作物既难丰产也难以卖出。村民们纷纷外出务工。

4年多前,浙江安吉黄杜村捐赠屯上村的“白叶一号”扶贫茶苗,为小山村送来致富希望。2022年,茶树正式迎来首采季。

看中国式现代化图景丨茶香富农

△村民在贵州普安县屯上村的“白叶一号”感恩茶园里给茶苗施肥。

责任编辑:admin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科技 | 财经 | 汽车 | 房产 | 图片 | 视频 | 全国

Copyright © www.dldaj.com 大荔县新闻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粤icp备10021497号-9

站务联系QQ :

电脑版 | 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