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亿件! 12月21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这件从湖北黄冈市罗田县燕儿谷村寄往湖南长沙的快递包裹,成为今年快递行业具有历史意义的快件。 自9月10日我国快递业务量达到500亿件开始,每月都登上一个百亿级台阶,500亿件、600亿件、700亿件,直至“四连跳”突破800亿件大关,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快递发展史的新纪录。 国家邮政局表示,再创新纪录,证明快递市场繁荣活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同时折射出中国经济复苏的良好势头和强大的消费能力。 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增速经历了从负到正、再到重回高位区间运行的转变。快递业务量1月份低位运行,首现负增长,2月份就快速恢复转为正增长。 国家邮政局还表示,邮政快递业迎难而上重回高位增长区间,不仅得益于行业的快速复工复产,还得益于我国消费市场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城市及农村等下沉市场增量较快,使得快递市场获得了新的规模扩张。 在快递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新入局的快递企业也试图来分一杯羹。 今年以来,极兔速递和众邮快递让本就处于红海的快递市场,掀起持续升级的价格战。 存量市场不放弃,增量市场也在不断开拓。受线上购物、直播带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快递业务量屡上新台阶,背后的一个重要力量就是下沉市场迸发出了巨大的潜力。 快递100CEO雷中南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快递进村”的战略下,快递企业积极布局下沉市场,加强末端网点的建设,为了降低成本,共收共配成为大势所趋。 但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的快递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速。“十四五”规划提到,要完善乡村水、电、路、气、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这意味着在国内大循环的背景下,快递物流行业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解筱文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快递业是一个市场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价格战进行到一定程度,快递头部企业市场权重不断增强后,必然将实现企业新的整合兼并。在电商市场博弈和自然调节中,快递龙头优化运营模式,加强技术创新提质增效,将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 快递单量屡创新高 疫情以来,快递行业成为最先回暖的行业之一,快递单量更是屡创新高。从2007年的12.02亿件,上涨至2019年的635.2亿件,再到如今的800亿件,累计实现66倍的涨幅。 如此巨大的快递单量一方面折射了我国强大的消费能力,另一当面也反应了快递企业的改革“加速度”。 “0点30分付尾款,0点35分收货,我的快递怕不是邻居送的吧?”今年备受关注的双11,吐槽收货速度太快的段子层出不穷。不像前几年经常出现快递包裹被挤压,一个月后才能收货的情况。快递100用户调查数据显示,67.6%的用户双11当天发货,其中17.69%的用户在付款半小时内就已经发货。 国家邮政局披露的11月份《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显示,11月份,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374.7,同比提升33.5%,增速比2019年高出13.2%。2020年日均快递处理量预计达到3.3亿件,最高日处理量6.75亿件,2019年两项数值分别为2.4亿件和5.35亿件。 “这主要受益于快递规模效应带来的效率提升。”中通快递方面有关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快递企业不断提升产能和运能,目前中通最优产能提升至日均7000万件,明年有望继续提升。 聚焦快递物流信息服务领域已十年,雷中南见证了这一领域从野蛮生长到高速发展。今年双11的战线被拉得很长,压力得到极大程度的缓解。据雷中南介绍,今年各个快递公司在末端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精力,丰巢和中邮速递易合并以后,整个行业开始有点慌了,不管是菜鸟还是京东都加大了末端站点的布置和数量。 今年以来,快递企业加速“最后一公里”的末端能力提升,快递末端网点趋于完善,且配送能力逐步加强。 对此,中通快递上述人士也提到,“我们从2018年年底开始大力发展末端,截至三季度,共计建设约65000个末端站点,另外还铺设了8500个快递柜,提升了末端揽派效能,缓解了派送端因业务量增长带来的人力不足。未来,我们会继续加大末端站点、自提柜的投放。” 解筱文认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消费动能将更大释放,推动电商品类拓宽,数量扩增,由此带来整个产业链供应链更大程度激活,规模效益充分显现,倒逼服务加速匹配。 价格战不断升级 经受住了疫情的压力测试,快递行业的前景毋庸置疑。 尽管在去年以来,不少中小快递企业已经被洗牌出局,但今年以来仍旧有新进入者。为了抢占市场,2020年复工复产后,快递价格战不断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