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号
本报北京3月22日电 (记者王浩)记者从水利部获悉:3月22日是第二十九届“世界水日”。为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南水”,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实行区域内用水总量控制,加强用水定额管理。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以来,累计调水超408亿立方米,超1.3亿人直接受益。工程运行安全平稳,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显著。据统计,受水区40余个大中城市的260余个县区用上了南水北调水,实现了城市供水外调水与当地水的双供水保障,有效提高了受水区城市供水保证率。通水6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95%达到Ⅰ类水,中线干线供水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及以上,东线工程水质稳定在Ⅲ类标准。 此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向沿线受水区河道开展生态补水,充分助力黄淮海平原尤其是华北地区生态修复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目前,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主体完工,通水后将为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提供更多的水资源。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23日 06 版) (责编:李源、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五部委剑指“校园贷” 专家:堵“偏门”开“正门” 有效引导校园金融服务
“医美贷”“套路贷”“培训贷”……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以下简称“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乱象屡禁不止,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 为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引导工作,近日银保监会办公厅、中央网信办秘书局、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