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与田野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林芝大地上。 林芝的春天,漫山遍野桃花盛开。 嘎拉村桃花绽放。 高原四月,桃花灼灼。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漫山遍野的野桃花开得正艳,红红粉粉、沾雨带雪,掩映着高原的蓝天和雪山,装点出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林芝,位于西藏东南部,是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也是全国三大原始林区之一,素有“西藏江南”的美称。 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生态要保护、生产要发展、生活要改善,如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摆在林芝发展面前的首要课题。 细数林芝近年发展,一方面,大力保护生态,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空气质量在全国地市中连续4年排名第一;另一方面,大力探索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之路,让更多群众走上生态路、吃上生态饭,丰富的生态资源逐渐成为林芝广大农牧民为之骄傲的“幸福不动产”。
生态化生产 在林芝市波密县,318国道一侧的密林,落满厚厚的松针,踏着松针铺满的林地往里走,林间全是一片片插有红、黄、蓝等色彩的标牌。记者正纳闷这些标牌下埋有什么东西,“天麻博士”仇全雷笑着解释,每一个标牌下面,就有他的一塘“宝贝疙瘩”。 仇全雷是西藏波密高原藏天麻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他蹲下身,拔下标牌,轻轻扒拉开松针和浅土层,小心翼翼地用手采挖,几颗天麻一点点露了出来。“这5个藏天麻的重量大概有两斤多,市场价格在400元以上。与外地天麻相比,波密天麻由于生长在高原地带,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其品质更优,但产量也偏低。”仇全雷说,虽然品质优良,但波密藏天麻产业却一直未找好市场竞争的突破口。 2019年,广州援藏工作组远赴云南昭通,邀请仇全雷到波密发展天麻产业,当时最吸引他的是波密的好生态。两年多过去,如今产业初步发展起来,仇全雷反而为好生态生出不少困扰。“酒香也怕巷子深!”仇全雷说,都知道林芝生态好,可好生态种植出的产品怎么才能让消费者认识到它的价值?这个“生态牌”还真不知道如何打。 关键时候,波密县委常务副书记邹勇刚出招了,“企业是我们考察引进的,我们就有责任扶上马、送一程。”2021年4月,广州援藏工作组与“京东农场”团队达成项目合作,以打造“京东农场”示范基地为切入点,围绕藏天麻种植到仓储、配送、质量追溯开展全程信息化管理。 如今,在仇全雷的波密天麻种植基地里,物联网传感器密集部署,可以实现温度、湿度等信息的卫星监测、远程监测,同时上线的智能管控系统,还能实现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指导藏天麻的科学种植。 在直播间里,仇全雷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一物一码,一目了然……”波密藏天麻的生态优势清晰展示在消费者面前。 波密县扎木镇党委书记张虎介绍,在仇全雷这样的科技人才带动下,扎木镇仿野生藏天麻种植面积已达1653亩,藏天麻产业园里“公司+科研+市场+专业种植户”的产业链模式也日趋完善,累计带动周边群众增收365万余元,受益农牧民群众近3000人。 “每天有200元的务工收入,加上亩均1100元的土地流转费,日子是越过越好。”扎木镇东若村村民多吉益西在基地的林子里一边刨天麻,一边算着幸福账。 海拔低、气候好、生态佳、资源多,林芝本就有发展林下资源的天然禀赋,如今更是沿着生态化生产的道路,大力发展茶叶、林果、蔬菜等高原特色生物产业,易贡的茶叶、米林的苹果、察隅的猕猴桃、巴宜的蔬菜……林芝的高原生物产业渐成规模。截至目前,林芝累计种植特色林果28.1万亩、蔬菜3.9万亩、藏药材1.6万余亩。 林芝市长巴塔表示,当地正加大易贡、墨脱、察隅等地茶叶基地建设,抓好茶叶提质增效和品牌推广,蔬菜种植面积也将稳定在4万亩以上。以藏天麻为代表的藏药材产业稳步发展,目前正推进自治区级藏药材产业园项目建设,藏医药材种质基因库也正在建设当中。 绿色化生活 仲春时节,微风和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