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任妍)记者从北京市知识产权局获悉,4月27日,在2022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之际,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推进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据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李钟介绍,《行动方案》按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关于建设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以及北京优化营商环境5.0版改革关于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便利度和可及性的相关要求制订,以完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效能为工作主线,从夯实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基础、丰富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和供给、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和水平、营造优良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环境等四个方面提出12项重点工作举措和41个具体工作着力点。 李钟表示,通过《行动方案》的推进落实,到2024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年访问量近200万次,高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和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网点达80家,围绕北京“两区”建设及重点产业的多层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产品体系初步建成,形成服务基础更加完善、服务内容更加丰富、服务供给更加便利、服务环境更加优化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主体和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会上,10所高校获得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共建单位授牌。高校是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利用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创新发展尤为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全国高校资源最集中城市的突出优势,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10所高校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共建项目,强化高校知识产权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知识产权素养,促进青年人才及创新成果与社会对接,为首都高质量发展贡献创新力量。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副司长刘毅表示,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加大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推动北京市结合区域特点,优化知识产权基础信息数据配置,支持北京市升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络平台,辐射和带动京津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李钟表示,下一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合作,以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为抓手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推动《行动方案》的各项重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有力支撑北京知识产权强国示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据悉,该大会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北京市知识产权局主办,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中心承办。10所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共建高校、35家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等有关单位代表参会。 (责编:孙红丽、高雷)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我们都是守‘沪’者”:特殊时期展现国有企业特殊担当
一座2500万人口的城市,紧急动员全员核酸、筹调医疗物资、提供民生保障,这是一场怎样的大仗、硬仗? “这30天来,我们‘白加黑’日夜连轴转,脱下防护服身上已被汗水浸泡、浑身肿痛。”国药集团新乡市二院的“95后”医务工作者马爱娇是援沪医疗队的一员,她说:“这段经历终身难忘!” 从兰州到上海,跨越2000公里的援驰,中国中化送来了羊肉、水果、蔬菜,一个个深夜、一批批物资陆续送到居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