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字号
科技日报合肥2月26日电 (记者吴长锋)2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微电子学院龙世兵教授课题组联合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加工平台,分别采用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技术,首次研制出了氧化镓垂直槽栅场效应晶体管。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分别在线发表于《应用物理通信》《IEEE电子设备通信》上。 作为新一代功率半导体材料,氧化镓的p型掺杂目前尚未解决,氧化镓场效应晶体管面临着增强型模式难以实现和功率品质因数难以提升等问题,因此急需设计新结构氧化镓垂直型晶体管。 研究人员分别采用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工艺制备了器件的电流阻挡层,并配合栅槽刻蚀工艺研制出了不需P型掺杂技术的氧化镓垂直沟槽场效应晶体管结构。氧气氛围退火和氮离子注入所形成的电流阻挡层均能够有效隔绝晶体管源、漏极之间的电流路径,当施加正栅压后,会在栅槽侧壁形成电子积累的导电通道,实现对电流的调控。类似于硅经过氧气氛围退火处理可形成高阻表面层,氧化镓采用该手段制备电流阻挡层具有缺陷少、无扩散、成本低等特点,器件的击穿电压可达到534伏特,为目前电流阻挡层型氧化镓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器件最高值,功率品质因数超过了硅单极器件的理论极限。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项工作为氧化镓晶体管找到了新的技术路线和结构方案。 (责编:王震、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水利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扎实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北京2月26日电 (黄盛)日前,水利部召开2023年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就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坚定不移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扎实推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做出工作部署。 会议表示,要锚定《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明确的2025年、2035年水土保持工作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要,坚持问题导向、保障民生,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