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英国脱欧导致全球销量最高的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制造商比亚迪(BYD)不考虑在英国建立其欧洲首家乘用车工厂。 中国的比亚迪制定了在本个十年主导欧洲电动汽车市场的雄心勃勃的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占到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的十分之一,并希望跻身欧洲前三大电动汽车品牌之列。 但该公司国际合作事业部兼欧洲汽车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舒酉星(Michael Shu)表示,英国甚至没有进入其首家欧洲乘用车工厂候选地点的前十名。进入短名单的候选地点位于德国、法国、西班牙、波兰和匈牙利。 他向英国《金融时报》表示:“作为投资者,我们希望一个国家是稳定的。开设一家工厂……是影响未来几十年的决定。” 他补充道:“如果英国没有脱欧,也许(会考虑英国)。但英国脱欧后,我们就搞不清楚状况了。英国没有提供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英国甚至不在我们的长候选名单上。” 比亚迪希望到2030年实现在欧洲的汽车销量增至约80万辆,并在该地区至少设有一家乘用车制造厂。该公司在欧洲已有生产大巴车的工厂。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持有比亚迪的股份。 英国吸引新电动汽车公司投资的努力一直不顺利,特斯拉(Tesla)也称不选择英国而选择德国落户其新工厂是因为英国脱欧。 此外,多家老牌汽车制造商今年都面临有关其英国工厂的关键抉择。 比亚迪的英文名称BYD是“Build Your Dreams(成就你的梦想)”的首字母缩写,该公司从1995年开始研发电池,目前正计划拓展海外纯电动汽车市场。该公司已设定目标:一年内在印度成为销量第二的电动汽车制造商。 该公司认为,垂直整合的模式——自己制造汽车的大部分部件,完全控制电子元件和电池系统——使其有别于其他从外面购买技术的汽车制造商。 在欧洲,比亚迪既在物色新的工厂也在发展现有工厂,以求在该地区“竞争十分激烈”的汽车行业立足。 一个选择是收购福特(Ford)在德国萨尔路易斯(Saarlouis)的工厂。舒酉星表示,这家美国汽车制造商在谈判中“非常强势”,尽管双方“沟通良好”。 比亚迪今年可能会做出决定,其目标是最早于2025年生产出第一批汽车。 比亚迪在中国拥有多家年产能超过100万辆的工厂,它很可能决定在欧洲开发一个超大工厂以满足其短期需求。 比亚迪是少数几家希望利用电动汽车打入竞争激烈的欧洲汽车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之一。 该公司已在挪威和德国等少数几个欧洲市场推出了三款车型。 比亚迪在英国推出了Atto3(元plus海外版),这是一款紧凑型运动型多用途车(SUV),是首款使用其新的滑板底盘系统的车型,该系统将电池直接集成到底盘上,以提高效率。 这款车已经在印度和中国销售,在中国一直跻身最为畅销的紧凑型SUV之列。 舒酉星表示,由于目前充电基础设施状况“糟糕”,该公司将试点自己的充电网络计划。 它的试点系统将包括使用静态电池储存能量,从而能够快速为汽车补电,而不需要进行昂贵的国家电网高速接入。 舒酉星补充道:“这与(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不同,因为特斯拉离电网很近,而我们离客户很近。” 比亚迪已与现有经销商公司展开了合作,在欧洲推出了展厅,它认为这种方式比特斯拉所青睐的直销模式更能吸引客户。 该公司宣布,其将在英国与四家经销商——Pendragon、Arnold Clark、Lookers和LSH——进行合作。 舒酉星表示,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仅在英国就拥有多达100家经销商,尽管它还没有对欧洲的经销商数量做出预测。“我们希望与经销商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他说。 这意味着它将拥有一个既能提供售后服务与保养维护,又能卖车的4S店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