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FT中文网的温馨提示:如您对更多FT中文网的内容感兴趣,请在苹果应用商店或谷歌应用市场搜索“FT中文网”,下载FT中文网的官方应用。 1.“女权外交”的推出 3月1日, 绿党籍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和社民党籍经济合作和发展部长斯文贾?舒尔策(Svenja Schulze)共同向内阁提交了她们的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指导方针。 内阁会议之后,贝尔伯克和舒尔策这两位女阁员在总理府前又介绍了女权主义指导方针。 贝尔伯克声称:“我们不是在宣布一场革命,而是在做理所当然的事。”她表示,《基本法》和《人权宣言》中所载内容将被实施。这位女外长还强调,未来要把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贯穿到外交政策行动的所有领域中去。 这位女外长还谈到了 “真正的女权主义”。她声称,这是指一种务实的方法。如果在世界范围内社会的一半是由妇女组成的,那么也必须将她们考虑在内。 舒尔策则补充道,在与饥饿、贫困和不公正作斗争时,人们“不能放弃一半的潜力,即妇女”。 舒尔策还表示, 如果女性自己可以决定何时以及与谁生孩子, 这将意味着年轻女孩可以完成学业。这位女部长称, 这样她们就有机会获得一份工作,并养活自己。 此前,《明镜》周刊2月20日就报道称,贝尔伯克已让起草一份41页的文件草案,标题为《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这位女外长还要任命一位女权主义外交政策女大使。据称,这只是该《指导方针》中许多措施中的一项。 草案称:“这位女大使将致力于使女权主义外交政策主流化。她将进一步制定工作方针并确保其实施。”此外,在德国外交部所有部门及德国所有驻外使团里,都将有负责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联系人。 该草案还强调,女权主义外交政策不是妇女为妇女制定的政策; 相反,它要为所有“那些因性别认同、出身、宗教、年龄、残疾、性取向或其他原因而被社会边缘化的人”维权。 现在看来,《明镜》这篇报道确实为贝尔伯克和舒尔策3月初联袂推出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造了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当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首先推行女权主义外交政策者并非贝尔伯克。据称,100多年来人们就一直在讨论这种想法。 2014年,时任瑞典外交大臣玛戈特?瓦尔斯特伦 (Margot Wallstr?m)正式宣布奉行女权主义外交政策,从而也使瑞典成为第一个支持该政策的国家。 瑞典模式是以妇女的权利、她们相应的代表性以及拥有适当的资源为基础的。瑞典希望在这三个领域里改善全世界妇女的生活。此后,法国、加拿大、墨西哥、西班牙等国也效仿瑞典的做法。 而德国由社民党、绿党和自民党组成的“交通灯”政府则早在组阁协议中承诺实施女权主义外交政策。 然而,在瑞典新政府2022年10月成立之际, 德国电视一台“每日新闻”网站曾刊登了一篇题为《瑞典推翻了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文章。 该文称:“瑞典新成立的由温和党、基督教民主党和自由党组成的政府正在推翻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概念。” 文章提到,关于这个问题的各种出版物已从瑞典外交部网站上删除。温和党籍外交大臣托比亚斯?比尔斯特伦 (Tobias Billstr?m) 告诉瑞典通讯社:“性别平等是瑞典的一个基本价值观,也是本届政府的一个基本价值观。”然而,他又表示,“女权主义外交政策”一词将被删除,“因为标签含有掩盖内容的倾向”。 因而,看来即使在瑞典推行这一政策也并非一帆风顺。 2.“女权外交”的主张 在贝尔伯克和舒尔策向内阁提交女权主义外交和发展政策指导方针后的翌日,德国《柏林晨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德国外交政策正向女权主义转型》的文章。 在谈到女权主义外交政策的目的时,该文指出,女权主义外交政策旨在提高妇女在政治领域中的地位。文章并提到,研究显示,当妇女参与谈判时,和平协议的有效期会更长。 该文还称,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也指出:“妇女参与预防和解决冲突,可以对冲突前、冲突中和冲突后的成果起到改善作用。” 然而,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在1992年至2019年的和平谈判中,女性在谈判者中的占比只有15%。为此, 发展部长舒尔策要求道:“妇女必须参与决策”。 而对于贝尔伯克 和舒尔策这两位女部长来讲,这也意味着将要增加妇女在外交部和发展部中的比例。 贝尔伯克在指导方针中提出了三个目标:妇女和女童的权利应得到尊重和促进,妇女应有更好的代表性。据称, 这同样适用于外交部本身。目前只有不到30%的德国驻外使团是由女性领导的。这种状况应该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