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在D2281次列车上举办“平安有序温馨 南客伴您同行”春运主题活动,乘务员向旅客赠送对联、福字,开展有奖问答等活动,欢声笑语充满回家路。图为列车长郎茜(后)和旅客一起展示对联。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佳节,春节是外媒观察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外媒关注到,今年春节前夕,随着疫情防控措施不断调整优化,中国社会重现“流动中国”的图景:街道上车水马龙,车站里声语喧嚣,商场里人流如织;家家户户精心购置年货,旅游景点食宿订单暴涨,边境口岸签证审批有序恢复;一趟趟列车带着中国人对家和亲人的思念疾速飞驰,一架架航班搭载着天南海北的旅客陆续起飞…… 外媒纷纷报道:新的一年,中国经济社会生活逐步恢复正常,将带给全球信心和希望。
交通明显繁忙 自1月7日起,中国拉开为期40天的2023年春运大幕。自1月8日起,中国对新冠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当春运这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年度人口迁徙”遇上中国疫情防控不断优化,2023年的中国春节重现疫情前“流动中国”的热闹景象,引发外媒广泛关注。 据西班牙《国家报》网站报道称,1月8日零时16分,中国南方航空多伦多—广州航班降落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该航班上近300名旅客成为近3年来首批免入境核酸检测和免入境隔离措施的旅客。这是中国优化防疫政策的又一个里程碑。 据路透社报道,2023年的春节假期将从1月21日起正式开始,这将是自2020年以来首个没有旅行限制的春节假期。 据西班牙《世界报》网站报道,中国交通运输部的数据显示,预计2023年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95亿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99.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3%。报道称,仅在2023年春运的第一天,中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就发送旅客近3500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38.9%。 报道称,人口密集的上海和北京等特大城市已经开始出现比平日少的人员流动,因为许多打工者已开始返回他们的家乡——此时车票和机票要比临近假期时好买得多。这些天,上海的火车站要比往常繁忙得多,该市的两个大型机场也是如此。作为边境全面开放的直接结果,这几天,上海机场的国际出发和到达大厅3年来首次部分恢复了疫情之前的热闹,值机柜台前再次排起了长队。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刊文称,在经历3年防疫隔离后,中国正在打开大门。成千上万的旅客跨过边境口岸,开启欢乐团聚和期待已久的旅程。在中国各大城市的国际机场,许多人正在旅客到达出口等待亲人回国。 据彭博社报道,中国多地经济活力正在逐步回升。北京、重庆、成都、武汉等地近期乘坐地铁出行的人数增加约40%至100%,这表明居民们正在陆续返岗复工,商场和餐饮经营场所也在恢复之中。与此同时,各个城市的交通繁忙程度明显增加。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近日报道,古城西安慢慢走出新冠疫情阴影,热闹劲儿回来了。报道称,在西安明城墙内的钟楼区,有许多深受游客青睐的小吃店。晚上,火锅店和烤串店外排起了长队,顾客们坐在小塑料凳上等位。 外媒注意到,中国政府在有序开放的同时,依然高度重视疫情防控。据拉美社报道,在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假期期间,由于国内旅行人次将增加,中国政府敦促公众提高防范意识,以避免感染新冠病毒。中国交通运输部举办新闻发布会称,倡导民众合理安排出行计划,特别是患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以及家中有孕妇、婴幼儿的家庭,要尽量减少出行,以降低自身和家庭成员的旅途感染风险。 掀起消费热潮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中国春节旅游市场逐渐升温。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旅游产品预订量已经比2022年上涨40%,人均旅游花费同比更大涨超过50%。旅游资讯平台携程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5日,春节期间旅游产品预订量比2022年上涨45%,人均旅游花费同比增加53%。此外,春节期间的机票订单同比增长约15%,中国国内60%以上目的地的机票预订量也赶超2022年。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消费者正准备再次外出消费,尤其是在大城市和旅游热点地区。报道称,在为期3天的元旦假期中,企业和消费者看到了热闹的生活景象——度假者蜂拥至海滩,航班数量激增,酒店因为订满而只能拒绝一些客人。在1月底的农历新年,电影院预计将迎来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而餐饮业正设法获得与2019年相匹配的收入。 |